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

關於回稿

我初入行時,回稿與不回稿,總是兩難。

理想的狀況是回稿吧。除了再挑一次錯字之外,一方面可以看到編輯修改的痕跡,學點教訓,滿江紅的追蹤修訂總是最有效的當頭棒喝。或是比較知道這家編輯的脾胃,而譯者也能藉回稿的過程,讓編輯知道採取某些譯法的原因,雙方妥協而溝通互動。

另一方面,百密難免一疏。編輯偶爾會看錯,或為了通順而偏離原義,這種地方譯者比較能抓出來。少不經事的時候,看到稿子上這種問題難免心有埋怨。但轉念想想,煩勞編輯的地方那麼多,難講編輯不是被譯文煩死了才出錯。

有空或是真有必要細修的時候就看得很細,比對編輯修改處,而且不時回去對照原文。《蝕刻之城》就是這樣磨出來的。雖然花時間,但非常值得。


難免遇到雙方時間比較趕的時候,那即使撥出一、兩天掃過稿子也好。當然也曾經按時修完稿後,編輯丟到一邊看也沒看的。

收過一次編輯誤傳前幾校的稿子,奇妙的錯誤百出,疑似打瞌睡時改稿的痕跡。花了好幾天對照原文從頭改完,編輯才說那是舊版,而為最後來不及對照重修,已經把最終校送出去了。

看到回信大囧的同時,也點醒了自己,有問題應該隨時反應,如果當初有問編輯為何回稿慘不忍睹,就不會白做功了。

當然也有編輯因為天時地利人合(原作好、觀念相近)而不需回稿的,有時編輯改完稿直接出書,看到修改處只覺得佩服。而這兩年人比較忙,對自己和編輯稍有信心一點,漸漸也不太特別要求回稿了。不過有時拿到成書,看到一些錯,還是會後悔沒要求。

或許判斷需不需要回稿,也要練習。

沒有留言: